孩子是远视眼,为什么看远看近都不清楚?

家长普遍认为近视眼是看近时清晰,远视眼就是看远时清晰,孩子看远看不清,看近也看不清,到底是怎么回事?其实孩子远视并非如此简单。

 

 

远视是什么

 

远视:是在眼睛处于放松的状态下,光线经过投射后聚焦在视网膜后面,儿童的远视和近视都是属于屈光不正的一种。

 

低度远视

小于300

 

中度远视

300-500度(含500度)

 

高度远视

大于500

 

远视对孩子的影响

 

轻度远视+中高度远视

 

 

轻度远视

远视的孩子视力好坏,症状轻重取决于远视程度调节能力强弱两方面。对于轻度远视的儿童,一般远、近视力均正常,其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拥有较强的调节能力,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厚度与弯曲度,使晶状体的屈光力发生变化,从而使原本落在视网膜后方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,形成清晰的物像。

 

中高度远视(孩子容易看不清)

但是,如果远视程度大,单纯依靠晶状体形态的改变,无法使光线清晰地聚焦在视网膜上,则表现出来的症状为远、近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,近视力比远视力会更差一些,而且视力不持久,看远看近容易出现视疲劳,近距离视物出现的视疲劳程度会比远距离视物更明显。对于这部分孩子,他们为了能看清近处物体,往往需要把物体放在离眼睛很近这主要是通过拉近注视距离,起到增加注视角度,扩大视觉效果,使视网膜上的物象放大。

 

生理性远视

 

很多学龄前儿童存在远视问题,这其中大部分属于生理发育性远视,也就是有一定的远视储备随着年龄的增长,远视度数逐渐减小,若远视没有引起弱视趋势,没有明显的屈光参差,则无需矫正,反之,需要尽早到院,若生理性远视度数过低,孩子如果不进行一定的近视防控措施会更容易出现近视。

 

 

远视储备:是眼睛调节能力的储备,常出现在幼儿到学龄前阶段的视力状态,新生儿出生由于生长发育的原因,眼球会相对较小,眼轴相对较短,眼睛表现为远视,随着眼轴的发育成熟,眼睛发育成正常视力,在学龄前会有大概200左右的轻度远视,这部分远视度数,就是远视储备

随着年龄的增长,远视储备会逐渐消耗,一般在12-14岁,远视储备消耗完毕,提前把远视储备消耗完就容易发生近视。

生理性远视的消耗与不良用眼习惯、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、看书等持续近距离视物有关。

 

 

病理性远视

 

发现孩子看近也看不清、看远也看不清时,部分远视属于病理性的,应该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眼科检查,医生会根据不同的屈光度数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。

若是孩子有中高度远视,尤其是单眼远视,容易引发单眼弱视,若学龄前小朋友发现双眼远视量不对等,相差超过100度以上,双眼视力参差较大也容易引起单眼弱视的风险,需要及时进行干预,防止发展成为弱视和内斜视等。

病理性远视主要是先天发育的时候眼球偏小、其他眼球病变等引起的,通常需要孩子配戴凸透镜片眼镜(远视镜)进行校正,等到成年后也可考虑近视激光手术进行校正。